学校体育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_简述学校体育伤害及其分类
1.体育锻炼易出现的伤害事故、急救方法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2.简述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3.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安全教案
4.如何预防体育课运动损伤
5.城镇中学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对策
6.大损伤的调查报告
摘要:关键词 篮球。运动损伤。学生篮球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参与人数远超过其他项目,是一项运动强度大、对抗激烈的身体接触型体育项目 〔1-2〕。为探寻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特点、规律及预防措施,笔者对兰州市7所高校篮球选项班的大学生进行了运动损伤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篮球;运动损伤;学生
篮球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参与人数远超过其他项目,是一项运动强度大、对抗激烈的身体接触型体育项目 〔1-2〕 。为探寻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特点、规律及预防措施,笔者对兰州市7所高校篮球选项班的大学生进行了运动损伤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选取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商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7所高校2004级篮球选项班的大学生863名,于 2005年5月至7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645人,女生218人;年龄为18~21岁。
1.2 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并咨询专家,结合兰州市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对上述7所高校篮球选项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08份,回收率为 90.8%,其中有效问卷863份,有效回收率为86.3%。对有效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1.3 运动损伤的判定 目前运动损伤方面的研究还不成体系,标准不一 〔3〕 。有专家把运动损伤分为3种:轻度损伤为3d内不便于参加体育活动,中度损伤为7d至1个月不能参加体育活动,重度损伤为1个月以上不能参加体育活动 〔4〕 。此次调查用上述标准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运动损伤发生情况 863名大学生中,有758人在篮球运动中有过不同程度的损伤,发生率为87.83%。在不同部位共发生损伤1346人次,平均每人1.56次。
2.2 损伤部位分布情况 损伤部位以手指损伤发生率最高,占24.59%;其次为踝关节(18.43%)、膝关节(13.00%)、腰背部(8.10%)和手腕(9.66%)。手指、踝关节和膝关节是损伤发生率较高的部位。手指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关节力量弱、球手接触多、球速快,踝、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与其关节的解剖生理弱点(保护结构较少、杠杆作用长、负重大)和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关系密切。见表1。表1 863名篮球选项班大学生损伤部位构成
2.3 运动损伤类型 篮球运动损伤的类型以关节扭伤最多,占37.74%;其次为软组织挫伤(18.87%)、肌肉拉伤(16.94%)和皮肤擦伤(12.26%)。见表2。表2 篮球选项班大学生损伤类型构成注: 其他损伤包括韧带撕裂、牙齿及半月板损伤、内脏损伤和脑震荡等。
2.4 运动损伤原因 篮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场地不良,占26.52%;其次为准备活动不当(23.48%)、违反规则和技术错误(14.93%和18.79%)等。另外,气候、服装、鞋子和学生佩带 的首饰、眼镜等对篮球运动损伤也有一定的影响。见表3。表3 篮球选项班大学生损伤原因的构成
2.5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 篮球选项班的大学生每周课外活动一般为1~2次。学生每周1次(2学时)的体育课与其课外活动的次数在时间上基本持平。但从损伤统计的发生率来看,课外远多于课内。见表4。 表4 篮球选项班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次数构成
3 讨论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总发生率为80.88%;课外损伤占79.20%,课内损伤占20.80%,课外损伤是课内损伤的4倍。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依次为手指、踝关节、膝关节、腰背部、大腿、腕部和手臂等。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依次为场地不良、准备活动不当、违反比赛规则、技术动作错误或不合理、身体素质差等。高校应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尽力减少运动损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预防伤害观念和体育道德教育,消除麻痹大意,防患于未然;(2)场地不良是造成学生伤害的主要原因,这与兰州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以及高校扩大招生后供求矛盾有密切联系,学校要加强对运动场地建设的投入、管理和维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3)重视准备活动,尤其在无人组织的课外篮球活动时,准备活动的量、内容和时间都应符合篮球运动的要求;(4)加强篮球运动技术的教学与练习,规范技术动作,减少技术性损伤的发生;(5)课内安排好身体欠佳的学生,课外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负荷过大尤其是局部负荷过大造成损伤;(6)注意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要加强手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腰背部和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这是有效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5〕 ;(7)限定篮球专项课班级人数,以35人为宜,课外活动要有组织,把课外活动纳入到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中。
体育锻炼易出现的伤害事故、急救方法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如何预防体育运动中的损伤
一、造成体育活动损伤率升高的原因
教师方面: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起着指导传授作用。活动出现损伤事故对于教师而言,有三方面原因:
思想方面:
对于一位专业思想牢固的体育教师而言,体育运动中安全方面应有充分的准备。如果教师专业思想不牢固,上课责任心不强,随便应付了事,不会充分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备教材、更不会在体育运动中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体育运动中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2、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方面:
体育教师如果专业技术不过关,指导的动作出现技术性错误,这样容易出现伤害故;另外,若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仅有满腹理论和只会做动作,而不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用与之相适应的指导手段,也是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3、管理方面:
很多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管理不严谨,每次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强度安排不适中。不能有针对性达到运动的目的,这是造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学生方面:学生是体育运动的主体,活动中出现运动损伤对于学生方面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安全意识:
很多学生活动前不用心听教师讲安全事项,练习时往往由于动作复杂或难度较大,不注意安全防范而造成损伤。
2、身体素质差:
目前,受现行升学制度的影响,繁重的功课占去了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仅靠每周三节体育课根本无法使青少年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大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在完成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容易造成损伤。
3、恶性循环:
学生身体素质差,因而怕大强度、大运动量的活动,对锻炼产生畏惧和厌恶,不肯主动锻炼,久而久之素质更差,在活动中容易损伤;损伤后影响体育活动,导致素质更差,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场地器材方面:运动场地不好,体育活动环境差,体育器材存在隐患、器材不足等原因都有可能使学生在活动时受伤。
二、取有效措施减少体育活动中的损伤
教师方面:
教师必须加强专业思想。
热,热爱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备好每节课,安排好每一次体育活动,对于每节体育课、每一项体育活动,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做到胸有成竹。
2、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不断巩固、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与先进的技术同步。这样,在指导过程中才能针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指导手段。
3、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校的高材生,未必就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体育课也不例外。不同地区,不同指导对象,由于场地、器材、学生水平的不同,同样活动内容,它的组织形式和指导方法也应有差别。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运用单纯的理论知识去套一些纲要,那么活动的顺利进行就会受到影响,学生完成动作时,就容易出现损伤。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师活动前必须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每次活动都应针对活动内容说明注意什么事项。长期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形成活动时集中精力、注意安全,并容易得以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学生方面:
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应学会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体育活动中给其他同学做保护帮助。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学生应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持之以恒,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学会有针对性地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
3、注意体育活动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不充分,很容易在运动中拉伤韧带、肌肉或扭伤关节。活动后的放松练习也不应忽视,有些学生以为活动完了,放松练习也就不在乎了。然而,长此下去,疲劳长期积累,就容易形成过度劳损。
场地和器材方面:
在活动的场地和器材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注意,活动时场地应平整,周围的环境安全;活动前应检查器材有无损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总之,在体育活动中尽管有损伤现象发生,但是只要针对原因取有效安全措施并加以预防,一定会降低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简述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1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1.1运动损伤的概念: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同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损伤,他多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为此常有些运动损伤便以其运动项目冠名。例如:“网球肘”、“足球踝”、“跳跃膝”。运动损伤也常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1.2运动损伤的分类:1、 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皮肤损伤、肌肉、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及骨骺损伤,滑囊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脏损伤等2、运动损伤按时间分类:新伤和旧伤;3、按损伤的病程分类: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伤者,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慢性损伤:陈旧伤,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发作者;劳损伤,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4、按性质分类: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裂口与体表相通。例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5、按程度分类:轻度损伤:伤后锻炼者仍能按参加体育锻炼中度损伤:伤后不能按进行训练,需停止患部活动。重伤:受伤后不能训练。这种方法适合运动队或体育院校。6、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运动技术伤:与运动项目、技战术动作密切相关的损伤,例如:网球肘、投掷肘等,多为局部组织过劳。非运动技术伤:多为运动中的意外伤。2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的两个潜在因素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也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仅能说明运动中具有发生损伤的可能,并不一定直接导致损伤的发生,在进行体育运动及身体锻炼中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则使受伤的危险性增高。但是身体的不协调性也非常容易引起损伤。下面介绍促使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2.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首先:体育教师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麻痹,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如“运动损伤难免”、“运动损伤不过是些小伤小病”,关系不大,甚至将预防运动损伤的科学态度与勇敢、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对立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未能积极地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损伤后也不认真总结分析。其次:不少男性青少年生活经验不多,思想麻痹,缺少防伤观念,运动中好胜心强,好奇心大,心血来潮,忘乎所以,常盲目、冒失地从事力所不及的运动动作,导致运动损伤;一些女学生在体育运动胆小、害羞、畏难,做动作时恐惧、犹豫、紧张、这些都会造成动作失败而受伤。2.2准备运动不足:不论在何种体育运动中,充分的准备活动是保证学生不受损伤主要手段。因此,无论是在平常的体育锻炼还是教学、训练中,都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特别是克服植物性神经的惰性。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以便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并恢复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联系,为正式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2.3运动量安排不合理运动实践证明,运动量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还会引发运动损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局部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长期局部负荷过大(例如的锻炼,以致超过了人体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人体组织结构因过度摩擦、挤压、或因过度牵拉;二是一次大运动量过大,持续长时间剧烈运动,体力消耗过大,血糖降低,出现急性重度疲劳。此时,可以引起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破坏,运动能力降低,精确度、共济能力均显著下降,警觉性、注意力减退,防御性反应迟钝,这些都是引起运动损伤的条件。往往会发生严重的急性运动损伤。2.4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组织安排不当。这方面的问题包括是否遵守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原则问题,也包括组织方法的问题。在组织教学、训练过程中,不遵循个别对待原则,没有认识到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其解剖、生理、心理特点不同,即使年龄、性别相同,个体间在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及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技术水平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而在教学训练中一律对待要求;没有遵循运动负荷从小到达,技术动作学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进行器械训练是,因教师负责的学生过多,而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男教师对高年级女生保护不便,对素质和技术差的学生未及时给予得力的保护等,此外,运动场地窄小,人多拥挤,增加了相互碰撞的机会,这在一般学校的课外活动中更为突出,没有或不遵守运动场地分区,任意穿越投掷场地,或在非投掷区进行投掷练习;运动设备、器材破旧、不符合卫生要求,体育教师缺乏耐心的讲解和正确的示范;练习的安排、时间、线路不正确2.5缺乏医务监督及安全保护措施如果及时发现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结构、成熟程度因素,就可以取必要措施对学生活动进行调整。因此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主要是眼、耳、咽喉、血压、脉搏、疝气等方面的检查。是预防运动损伤比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如此,有条件,还应该对骨骼系统从结构到外形进行各为严密的检查。了解学生的肌肉力量、关节的稳定性 、身体姿态及以往所受损伤的原因。这样有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伤。2.6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睡眠或休息不好、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因此损伤的预防不仅仅从医学的角度,还必须从心理上去进行。其次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损伤事故。2.7场地设备,气候条件不良。如:场地不平,有杂物;场地太硬等,器械安装不牢,缺乏必要的护具等;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易使人疲劳,中暑,大量排汗,使人肌肉痉挛;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伤;也可因肌肉僵硬、弹性、耐力下降,协调性差而发生损伤。以及场地,灯光等都会造成损伤。3运动损伤的预防3.1加强思想教育首先要加强体育运动的目的性教育。在教学训练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作为备课的一项内容。多渠道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宣传也是势在必行,因为伤害事故的发生,其一是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措施不落实人为造成;其二是部分学生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性、自我压缩能力差而生产;其三是一些主、客观因素(如器材隐患、气候条件、技术掌握不全面等)而导致的事故发生实属意外、突发、偶发,是无法预料和人为所能避免而造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认真地搞好安全教育宣传这块阵地,消除伤害事故隐患的出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必须加大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行之有效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更好地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健康、合格的有用之材。要通过认真实践和推广实施切实可行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宣传,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了一系列伤害事故发生3.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负荷;个人的身体机能状况;当时的气象三个方面。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要充分,专项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加强;有伤部位要谨慎;注意时间间隔;同时要加入一些力量练习和一些伸展性练习对于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肌肉拉伤有积极的效果。3.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安排不足,不能达到促进人体运动能力提高的目的,运动负荷安排过大,不仅使运动系统的局部负荷过重,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致使全身机能下降,协调能力降低,注意力、警觉反应都减弱,从而容易发生损伤。为了减少损伤,教师、参加体育锻炼者应严格按照运动训练的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损伤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应对教学、训练中的重点、难点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作到心中有数体育课上的一些事故,不少是因组织工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必须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工作。其一,规定学生穿运动鞋和运动衣上课,以免滑倒摔伤和不必要的拉伤。其二,清理一节课所用运动场地的杂物、浮沙、尘土等,以免出现意外事故。其三,严格检查上课时所用的体育器材,教师示范时,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其四、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伤害事故。3.6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体育课中发生意外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倍加小心,加强保护,确保安全。尽量让事故减少到零,在教学科目中,要针对教学内容,重点加强保护。例如:在“山羊”或跳箱上做腾越动作时,教师要思想集中,站位合理,方法正确,保护及时。教师一般站在器械左前或右前方,一手握学生大臂,另一手扶其背腾越,落地时帮其臂上举,保证平稳落地。在球类及游戏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一旦突然摔倒,切不可用手臂撑地,应快速抱头团身乘势倒地作自我保护。 3.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医务监督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面部表情;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调节,取减少练习次数,降低练习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如个别学生面色发白,虚汗满面,走路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在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特别应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此时学生大都是腹空肚饿,精力体力均不充沛了,所以要控制运动总量。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安全教案
问题一:简述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 1损伤的原因 a 长期训练或锻炼 b 运动超负荷训练\ 超出身体承受能力的运动量或强度 c 训练或锻炼前准备活动没做好或不充分 d 在运动过程中意外突发的不经意的小动作 预防措施 a 之前作好准备活动 之后进行放松整理 b 自我保健 *** 缓解伤病部位或避免发生由于锻炼或训练而导致的身体酸痛 c 做动作的时候 先适应性的热身,身体活动开以后再加大力度与强度 d 在练的过程中培养防止意外受伤的保护心态
问题二:如何预防体育课运动损伤 一、体育活动前的预防
1、思想上要重视。
体育锻炼中发生的损伤往往是教师思想上大意而造成的。有的教师认为体育运动中的损伤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本人遇到的几起损伤事故中,都是由于教师的失误造成的,回过头来想想,只要教师措施得当,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加强安全教育,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体育运动中的损伤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思想上的重视,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一环。
2、要经常检查场地。
体育教师要经常注意场地的安全卫生要求。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都是较大众化的场地,即用筛过的煤渣铺垫跑道,这种场地土质结实,又有一定的弹性,表面坚固不怕雨水冲淋,而且有较好的渗水性,是较符合要求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清扫场地中的石块、树枝、铁钉、玻璃等杂物,夏季要经常洒水,保持一定湿度,以免尘土飞扬,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修整场地,冬季要及时清扫场内积雪,避免冻结滑倒学生造成伤害事故。
3、要摆放好器械设备。
跳高架应安放牢固,以免倒下砸伤学生,海绵垫应有足够厚度,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再盖一块小垫子;跳远助跑道应平坦结实,起跳板与地面齐平,沙坑应深翻并随时耙平,细沙要松净,不带碎石、玻璃等其他杂物,铁锹和平沙耙用后应及时放到沙坑外;投掷助跑道也应平坦结实,而器械落地区则应松软,以免器械落地时弹起伤人,一个投掷场地不能同时进行几种投掷,更不能对掷,投掷区内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当器械落地后拾器械的同学才能进入场地。
4、要穿戴合适的运动服装。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注意着装,每节体育课整队完毕后,教师要进行着装的常规检查。冬季着装应注意保暖,夏季女同学不能穿裙子,学生身上不能佩带徽章,口袋内不得装钢笔、小刀、钥匙等尖硬物品,不得穿牛仔裤。
二、体育课中的预防
1、要做好准备活动。
在体育锻炼中,不少运动损伤都是由于准备不足所造成的,因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做好准备;准备活动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加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从而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但准备活动也不应该是千遍一律,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运动项目的难易而定,一般夏季或技术动作简单的项目,时间可以短些,量可以小一些;冬季或技术复杂的项目,活动时间应长些,量也要大一些。
另外,准备活动既要做“一般性”的,也要做与运动内容相关的“专项性”活动,如果准备活动与运动项目不吻合,针对性不强,易造成损伤,如:腰部突然用力过猛,就会发生腰部损伤。
总之,只有准备活动充分,才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敏反应,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我从几年的体育教学中体会一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2、掌握知觉过程,产生意识预见。
我们在体育活动中常看到有的同学在没有掌握动作要领、没有形成自动化动作时,就产生了动作的“冲动”,造成了意识的无法预见,形成了教学事故。而闵斯特伯格认为“我们的意识可以在身体动作执行以前预见到它”,但必须在动作熟练之后,在“我们的意识首先接触到 *** ,然后接触到对于动作过程的知觉。这种动作感觉逐渐与印象产生联想,以后印象就能在活动之前唤起动作感觉的再现”之后。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过程,在这种心理成熟之后,再让学生实地操纵,提高的预判性。
3、要严肃认真,并组织严密。
在练习时,教师要加强保护和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而且可以预防发生运动损伤,如:......>>
问题三:试述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都有哪些 运动性伤害早期紧急处理应遵循的PRICE原则: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pression)、抬高(Elevation)
问题四: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锻炼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2005-11-02 09:15:15)
在体育锻炼中,如果经常发生运动损伤,不仅能影响健康、学习和工作,而且也能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运动损伤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自我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常用的自我保护方法有以下几种:
高速跑需要急停时。如60米、100米跑,运动员急速跑过终点后,不能急刹停顿,应减速缓停,否则,踝、膝、髋、腰等关节会严重受挫。
人体从高处下落着地时。如急行跳远的落地、体操脱离器械和篮球比赛中的高空落地等,必须注意双腿屈膝并拢缓冲后站起,否则踝和膝等关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撞击。
落地时失重不稳。如足球中的背后铲人较为常见。这时首先头脑要保持冷静再迅速低头屈肘团身,用肩背着地并顺势作滚翻动作,以消减地面强大的反作用力,切忌直臂撑地和强行制动,否则会造成上肢或肩部损伤。
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如篮球、足球、手球等,在这类项目运动中,要注意上肢一定程度的外展,并保持相对的紧张度,以防外来的突然性暴力动作,另外,降低重心,加固根底也是很好的自我保护方法。
习惯性易伤部位。如脚背外侧,拇指的根部等,对这样易受伤部位,除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外,还要注意正确使用保护带,如护踝、护指、绷带等。(中国体育报)
问题五:运动损伤基本原因总结,怎样预防运动损伤 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态不佳,缺乏适应环境的训练等而发生的各种损伤。
要注意以下三点:
切勿进行过多的训练。为了想要以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往往会选择过多的训练。但是训练同时也会加重对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的负荷。所以过多的训练更易于造成韧带、肌肉拉伤,出现肌肉酸痛等症状。
注意热身和放松训练运动,切勿因为麻烦跳过做热身运动和放松训练。这样会更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如踝扭伤等等。
注意事项:
(1)热身运动时,首先应集中于拉伸比较大的肌肉群,以微微流汗程度为佳。
(2)拉伸时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0s,拉伸同一块肌肉的持续时间过长反而容易造成拉伤。
(3)热身运动是偏向动态拉伸,放松训练是偏向于静态拉伸。
切勿过于集中锻炼其中一两个部位,目的,而忽略其他部位,因为这样反而很容易造成肌肉不平衡,易引起体态姿势变化。
问题六:体育锻炼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1、训练方法要合理。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对于不同性别、年龄、水平及健康状况的人,训练时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因人而异、循序
渐进。例如,年龄小的在训练内容上,应把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并以全面身体训练为主;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考虑到他们的生理特点,与成年人
比较起来训练时间要短些,强度、密度要小些。
2、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
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作好准备。准备活动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
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地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既
要躯干、肢体的大肌肉群和关节充分活动开,同时也要注意各个小关节的活动。准备活动还应增加一些专项素质的内容。
3、注意间隔放松。在训练中,
每组练习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在间隔时间内,一些运动员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
他们茬每组练习后往往站在一旁不动或千篇一律地做些放松跑。这样并不能加快机体疲劳的消除,再进行下组练习时还易出现损伤。由于各个项目的练可内容不同,
间隔放松的形式也应有所区别。例如,着重于上肢练习的项目,在间隔可做些放松慢跑;着重于下肢的项目结束后,可以在垫子或草地上仰卧,将两腿举起抖动或做
倒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的回流,改善血液的供给,另外也能使活动肢体中已疲劳的神经细胞加深抑制,得到休息,这对于消除疲劳及防止运动伤有着积极意
义。
4、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且过重而引起运动伤。例如,膝关节半蹲起跳动作过多,易引起髌骨损伤;过多地练习鸭步可引起膝内则副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因此,在训练中应避免单调片面的训练方法,防止局部负担量过重。
5、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河。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练习可以防止膝关节损伤,而防止肩关节伤则应加强三角肌、肩胛肌、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的练习。
除上述几条以外,搞好医务监督,遵守训练原则,加强保护,注意选择好训练场地,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内容。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吃麻麻香,睡那那安……
问题七:如何预防运动伤害 运动伤害处理方法有哪些 一、 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问题八: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官方的,正式一点 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运动损伤;
二是错误的运动技术导致运动损伤;
三是过度疲劳造成的运动损伤;
四是激烈对抗造成的运动损伤 ;
五是意外情况导致运动损伤。
问题九: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预防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而由于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运用而导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皮肤及粘膜保持完整,,伤处与外界没有相通。
? 处理原则:
ü 早期:伤后24―48小时内,局部组织缺血,急性无菌性反应剧烈,大量组织渗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处理原则主要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缓解炎症反应。损伤后即刻用制动、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处理。严禁严伤处 *** 和热疗。
ü 中期:损伤24―48后,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组织正在形成,组织正在修复。此期可持续1―2周。处理原则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可用热疗、 *** 、药物及传统中医药方法等多种方法交替进行,同时安排小运动量的功能康复练习。
ü 后期:损伤基本恢复,肿胀、压痛等局部征象已经基本消失,但局部肉芽组织挛缩形成的瘢痕组织的强度和弹性均低于正常组织水平,组织粘连仍然存在,再生的新组织也仍未达到正常组织的物理特性水平。处理原则是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松解粘连。通常以功能锻炼为主,治疗可用理疗、 *** 及其他中医药方法。
外用药酒,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的损伤治疗。使用时,先将药酒涂擦患处,然后在患处及其周围反复按、揉、抚摩,并配合捏压、弹拨、捋顺、旋转等手法,以提高疗效。
涂擦时以温擦为宜,这样有利于药酒渗透到皮下组织,发挥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 *** 时间每次约15―2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每5次为一疗程。
外用药酒时应注意:
1.外用药酒多数为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类药物,因而切忌内服,以免引起中毒反应;
2. *** 手法宜先轻后重,临近结束时再逐渐减轻;
3.软组织损伤在2天内出现局部出血、红肿,如果在患处用力 *** ,会使症状加重,故不宜使用;
4.用药酒 *** 握拿组织时,注意不要直接按擦骨凸部,以免损伤骨面的软组织和骨膜组织而加重病情;5.药酒 *** 方法不宜用于新鲜的骨折、关节脱位、表皮破损,对心、肝、肺、肾有严重疾患者也应禁止用该法治疗;
6.对有骨肿瘤、骨结核、软组织化脓染等,只可在疼痛较重处作表面涂抹,不要推拉重压,以免病灶扩散。
小腿由胫骨和腓骨组成,在前而粗者为胫骨,在后而细者为腓骨,脚的足弓顶部有一块骨头叫距骨。踝关节就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夹骑于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称“脚脖子”。胫骨下端向内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内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外踝。踝关节囊前后较松,两侧较紧。踝关节的四周有韧带加强,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由于外侧的韧带较内侧的韧带弱,加上内踝较短,所以易发生足内翻(脚心朝内侧)而损伤外侧副韧带。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无活动余地,但在跖屈(提起脚跟)时,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所以踝关节往往在跖屈位发生内翻位扭伤。
青少年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较高,因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较多。若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活动时易发生扭伤;姑娘们穿着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阶时思想不集中,易发生跖屈内翻,这时外侧副韧带突然过度牵拉,可引起踝部扭伤。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那么,踝关节扭伤后应该怎么办呢?韧带部分撕裂、损伤者,内翻角度增加,伴有剧痛。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
如何预防体育课运动损伤
1. 小学体育课安全小知识教案
小学体育课安全小知识教案 1.体育教学安全运动的一般常识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在天气情况恶劣下,不应勉强进行户外活动;在炎热天气下运动,应注意控制运动量和水分的补给。
7.在身体不适或受伤时不应勉强做运动。(安排好见习生);强调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8.应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应配戴任何饰物(包括手表、耳环、项链),球类运动应摘掉眼镜。
9.不能在运动时进食或咀嚼食物(包括口香糖,还有核类)。
10.有危险性的运动,应在老师指导下才可进行;在疲倦时,不应进行一些高难度的动作。
11.练习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
12.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13.在进行器械运动时,必须检查器械是否妥当,如有问题,应立即向老师报告。有些器械坚硬沉重,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防止造成受伤。
2.体育教学安全运动的一般常识是什么
1.在身体不适或受伤时不应勉强做运动。(安排好见习生);强调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2.应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应配戴任何饰物(包括手表、耳环、项链),球类运动应摘掉眼镜。
3.不能在运动时进食或咀嚼食物(包括口香糖)。
4.有危险性的运动,应在老师指导下才可进行;在疲倦时,不应进行一些高难度的动作。
5.在天气情况恶劣下,不应勉强进行户外活动;在炎热天气下运动,应注意控制运动量和水分的补给。
6.练习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
7.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8.在进行器械运动时,必须检查器械是否妥当,如有问题,应立即向老师报告。有些器械坚硬沉重,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防止造成受伤。
3.体育教学安全运动的一般常识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6.在天气情况恶劣下,不应勉强进行户外活动;在炎热天气下运动,应注意控制运动量和水分的补给。
7.在身体不适或受伤时不应勉强做运动。(安排好见习生);强调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8.应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应配戴任何饰物(包括手表、耳环、项链),球类运动应摘掉眼镜。9.不能在运动时进食或咀嚼食物(包括口香糖,还有核类)。
10.有危险性的运动,应在老师指导下才可进行;在疲倦时,不应进行一些高难度的动作。11.练习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
12.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13.在进行器械运动时,必须检查器械是否妥当,如有问题,应立即向老师报告。
有些器械坚硬沉重,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防止造成受伤。
4.如何小学体育课安全教育
一、高度重视体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自身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理,重视体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学生的安全为主体,时刻以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体育运动中包含剧烈运动、器械运动、角力运动、极限运动等,这些运动都属于挑战与风险共存的运动,并且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控能力差、平衡协调能力差、掌握力度能力差,更容易因疏忽造成意外伤害而引发安全事故。教师要加大向学生灌输体育安全教育知识的力度,时刻提醒学生随意运动而引发的严重后果,对于不恰当的运动行为要给予及时的制止和纠正,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促使学生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伤害的发生。
二、注重体育课程内容安排,做好提前预防措施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安排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和原则进行教学,要规范体育课堂纪律,要求学生统一运动着装,统一服从指挥,遵守体育课堂纪律,严禁各类违规现象的出现。在实际运动训练中,教师要做好课前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安排适宜学生的运动项目,并时刻注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带领学生做足放松运动,做好安全预防准。一、高度重视体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自身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理,重视体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学生的安全为主体,时刻以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体育运动中包含剧烈运动、器械运动、角力运动、极限运动等,这些运动都属于挑战与风险共存的运动,并且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控能力差、平衡协调能力差、掌握力度能力差,更容易因疏忽造成意外伤害而引发安全事故。教师要加大向学生灌输体育安全教育知识的力度,时刻提醒学生随意运动而引发的严重后果,对于不恰当的运动行为要给予及时的制止和纠正,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促使学生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伤害的发生。
二、注重体育课程内容安排,做好提前预防措施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安排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和原则进行教学,要规范体育课堂纪律,要求学生统一运动着装,统一服从指挥,遵守体育课堂纪律,严禁各类违规现象的出现。在实际运动训练中,教师要做好课前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安排适宜学生的运动项目,并时刻注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带领学生做足放松运动,做好安全预防准备,避免意外拉伤等。
三、合理选择运动器械和场地,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
体育运动离不开运动器械和场地。在小学体育课上,教师首先要认真检查教学中所用的体育器械和场地,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运动场地和器械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选择适宜小学生的运动器械,减少运动中的危险系数,保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异常,要注重观察学生身体、心理的变化情况,及时引导和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要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机制,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宣传活动,做好学生心理、情绪的教育工作,排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总之,针对小学体育安全教育问题,教师要以客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通过各种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来预防和避免意外伤害,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让学生在安全保护下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5.小学生安全教育课教案
小学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意外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性,知道时时刻刻要注意安全,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并把自己学到的安全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传员。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她不象财富能失而复得,也不象离离原上草周而复始。谁失去了生命,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还要给活着的亲人留下心灵的创伤。上星期五,发生了一件谁也不希望发生的事故,葛威,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天早上,就在那个寒冷的早上,她倒在了无情的车轮下,她才7岁啊!
出示主题: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二)、明理导行
1、这位可爱的小姑娘,才7岁,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像她那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展示资料
2、在你的生活当中,你还知道哪些像发生在葛威身上的悲剧。
(1) 生讨论、介绍
(2) 小结、过渡: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路上最拥挤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意外。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交通安全。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交通方面的常识。
3、安全过马路
(1)认识红绿灯
板书: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2)讨论:没有红绿灯的马路或公路怎么过?
板书:先往左看,再往右看,靠右行
(3)游戏“过马路”
一个学生演汽车,演时手学开汽车的样子,嘴发出汽车开动的声音,几个学生表演过马路的小朋友。
4、我们在学校里或外出活动、乘车回家时也要注意安全。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
说说应该注意哪些不安全行为
(如:爬楼梯扶手、爬栏杆、追赶汽车、在上下楼梯时拥挤……)
5、认识特殊作用的电话号码
我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它们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出示: 120 110 114 119
6、了解在家里、在校外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
我们不仅要注意交通安全、活动安全,还必须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警惕。说说如果遇到了以下情况,你会怎么做。
A、有人敲门,称你妈妈受了伤,让他来接你去医院。
B、外出活动时,天黑路又偏僻,小明不知如何才好;
C、放学回家的路上,两个陌生人强迫你跟他们走;
D、外出活动中,同大家走散了,迷了路。
E、遇到雷雨天气,躲在大树下。
(三)、总结
1、说说自己学了这节安全课后的感受
2、在写有“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的倡议书上集体签名。
请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6.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教案
一、上学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 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二、上网安全教育薄弱,网络内容待分级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网民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2年1月,我国24岁以下网民人数已达1735万,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的重要平台。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但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青少年造成伤害。这突出表现在:许多青少年上网浏览、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沉迷于内容低级、庸俗的网上聊天等。
网络“无时差、零距离”的特点使得不良内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扩散,网络不良内容甚至还会造成青少年生理上的伤害。“网络上瘾症”是近些年出现的医学名词,患者过度依赖网络,甚至如同酗酒、吸烟一样,在下网后会出现精神萎靡、身体不适等症状。
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教育内容分级标准是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的跟踪研究课题之一。在参与此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于2002年3月对上海地区60名18~24岁学生和40名教师进行了“因特网内容分级和过滤认知及倾向性”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人们以往所忽视的问题。
上网安全教育相当薄弱 师生上网存在时空差异。学生主要是在家里和网吧上网,而教师主要是在学校和家里上网,被访教师中竟然没有一人在网吧上网。
在网吧上网占据了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由于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监管,网吧此前较混乱的管理必然使得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上不良内容。 师生对于网上不良内容认知及倾向性差异。
许多学生都曾无意间浏览过不良内容,相比较而言,绝大部分教师只是听说而已,还有近半数教师不知有网上不良内容之说。笔者在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时,许多教师表示“根本不懂”,学生对于网上不良内容的认知要远远高于教师。
笔者在问卷中列举了国内与网上内容分级过滤相关的法规、组织、活动或,主要是要了解师生对此的了解程度,结果让人非常遗憾,大多数学生和教师一无所知。同时,绝大多数青少年对浏览 *** 感到无所谓。
说明目前青少年普遍缺少上网安全意识,我们对于青少年上网安全教育还相当薄弱。由此看来,对网上不良内容的分级过滤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内容分级过滤势在必行 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实践证明,网上内容分级过滤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技术,还有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法规和社会教育。完善的政策法规、广泛的社会教育,加之简单易用的过滤产品才是净化网上环境的完美组合。
传统媒体的内容监管已经不能适应因特网发展的要求。用内容分级是全球的发展趋势。
不论政策法规、社会教育或是过滤技术,他们的共同基础都是分级标准,但遗憾的是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自己的内容分级标准,这就造成一系列问题:譬如对于“”和“性科学”的界定,许多教师和家长自己都说不清楚,也很难正确引导青少年;又如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灰色地带。
7.小学校园安全小常识
原发布者:lijuan1234564
小学生安全教育常识小学生安全教育常识:一、交通安全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2、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追车、扒车、强行拦车。3、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自行车的车铃、车闸必须齐全有效。骑车不要带人,不要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也不要聊天、勾肩搭背,更不能追逐或曲线骑行。4、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5、乘坐校车或其他车辆听从安排,行驶中,不要将头二.校内安全1.体育活动安全①体育老师要讲清体育活动安全。②活动课老师不得离开。③学生不做不安全的活动。④在无人保护下不做危险活动。2.学校 *** 与集体活动安全可能发生的伤害:中暑、挤伤、跌伤、骨折、窒息、烧伤、脑震荡、死亡。①上下楼梯不要拥护、礼让慢行。②不互相追逐疯打。③不开无味的可造成伤害的玩笑。3.校内劳动安全①严禁学生擦楼房外窗玻璃。②做清洁时、防止滑倒跌伤、玻璃划伤、钉子刺伤。③严禁学生用湿布擦电器旋扭开关。4.学生实验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则(略)5.学生住宿安全①不得允许非住宿人员入住宿舍。②不得私自接用电器电线。③不得疯疯打打。④不得将贵重物品带入宿舍。⑤不得在宿舍使用蜡烛。三.消防安全(一)中学生的消防知
8.小健康小知识
小学生生长发育较快,而他们的身体又很稚嫩,骨骼、肌肉、内脏等器官均较脆弱,所以绝不能忽视养护。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一、选择合适的场地
目前,条件一般的学校体育场地大多是水泥的,如篮球场、排球场等。其实,水泥、柏油铺设的操场质地坚硬、弹性极差,长期在这种场地进行跑、跳等体育锻炼,不仅极易发生外伤,而且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损伤。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尽量设置塑胶场地。这种场地能保护学生不易受伤,没有条件的学校则尽量保持土质场地与沙场地。
二、保证器材安全
器材的选择对于学生安全非常重要,学校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努力争取逐步配齐,条件所限一时配不齐的,可以发动师生自制器材,但一定要考虑到卫生和安全因素。要做到不合格的器材不用,坏器材不能凑合使用。
三、课堂注意事项
1.合理选择运动负荷。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以室外为主要场所,在动态之中进行,因此增加了组织教学的难度。倘若学生使用器械不当或生理负荷过量,就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2.加强体育课安全意识。体育课要求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活动时的确存在不安全因素,有潜在的危险性,但只要注意养护教育,课堂组织严密,以正确科学的方法施教,加强养护措施,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3.安全先从教师做起。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养护意识应该渗透到备课、上课、课后小结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逐一排除。不仅仅是写好教案,而且要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器材,要揣摩教材的技术要领、动作结构、重点与难点、保护与帮助,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如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纪律习惯、运动能力等等。
4.教学要严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灵敏的技巧、娴熟的技能,并用科学的教法,使学生领会并掌握动作要领,明确技术规范,进行准确操练。教师还必须亲自带领或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必要的专门性练习。
5.服装不可忽视。对于体育课的着装,教师必须有严格的要求,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不得穿皮鞋、凉鞋、塑料底鞋;不得携带钥匙、小刀等利器。
城镇中学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对策
一、体育活动前的预防
1、思想上要重视。
体育锻炼中发生的损伤往往是教师思想上大意而造成的。有的教师认为体育运动中的损伤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本人遇到的几起损伤事故中,都是由于教师的失误造成的,回过头来想想,只要教师措施得当,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加强安全教育,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体育运动中的损伤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思想上的重视,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一环。
2、要经常检查场地。
体育教师要经常注意场地的安全卫生要求。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都是较大众化的场地,即用筛过的煤渣铺垫跑道,这种场地土质结实,又有一定的弹性,表面坚固不怕雨水冲淋,而且有较好的渗水性,是较符合要求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清扫场地中的石块、树枝、铁钉、玻璃等杂物,夏季要经常洒水,保持一定湿度,以免尘土飞扬,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修整场地,冬季要及时清扫场内积雪,避免冻结滑倒学生造成伤害事故。
3、要摆放好器械设备。
跳高架应安放牢固,以免倒下砸伤学生,海绵垫应有足够厚度,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再盖一块小垫子;跳远助跑道应平坦结实,起跳板与地面齐平,沙坑应深翻并随时耙平,细沙要松净,不带碎石、玻璃等其他杂物,铁锹和平沙耙用后应及时放到沙坑外;投掷助跑道也应平坦结实,而器械落地区则应松软,以免器械落地时弹起伤人,一个投掷场地不能同时进行几种投掷,更不能对掷,投掷区内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当器械落地后拾器械的同学才能进入场地。
4、要穿戴合适的运动服装。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注意着装,每节体育课整队完毕后,教师要进行着装的常规检查。冬季着装应注意保暖,夏季女同学不能穿裙子,学生身上不能佩带徽章,口袋内不得装钢笔、小刀、钥匙等尖硬物品,不得穿牛仔裤。
二、体育课中的预防
1、要做好准备活动。
在体育锻炼中,不少运动损伤都是由于准备不足所造成的,因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做好准备;准备活动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加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从而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但准备活动也不应该是千遍一律,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运动项目的难易而定,一般夏季或技术动作简单的项目,时间可以短些,量可以小一些;冬季或技术复杂的项目,活动时间应长些,量也要大一些。
另外,准备活动既要做“一般性”的,也要做与运动内容相关的“专项性”活动,如果准备活动与运动项目不吻合,针对性不强,易造成损伤,如:腰部突然用力过猛,就会发生腰部损伤。
总之,只有准备活动充分,才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敏反应,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我从几年的体育教学中体会一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2、掌握知觉过程,产生意识预见。
我们在体育活动中常看到有的同学在没有掌握动作要领、没有形成自动化动作时,就产生了动作的“冲动”,造成了意识的无法预见,形成了教学事故。而闵斯特伯格认为“我们的意识可以在身体动作执行以前预见到它”,但必须在动作熟练之后,在“我们的意识首先接触到刺激,然后接触到对于动作过程的知觉。这种动作感觉逐渐与印象产生联想,以后印象就能在活动之前唤起动作感觉的再现”之后。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过程,在这种心理成熟之后,再让学生实地操纵,提高的预判性。
3、要严肃认真,并组织严密。
在练习时,教师要加强保护和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而且可以预防发生运动损伤,如:在跳远时,起跳动作不正确,或落地姿势错误,易造成摔倒而碰到沙坑边;练习单杠时,两手的握法不正确,易造成手腕关节的扭伤,甚至手腕脱离单杠,造成摔伤;练习前滚翻或后滚翻时,头部动作的错误,易造成颈部的扭伤,等等。
在分散活动时,更要注意秩序的维持,最好分小组进行,由小组长负责,同学们不能追逐打闹,不随意穿行其他活动场地,如:在跑道上穿梭、在投掷场地围观。
因此,加强保护和帮助,维持体育活动有秩序的进行,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办法。 三、体育活动后的预防
要做好整理活动。运动后由于身体疲劳,肌肉和其他器官的工作能力都会降低。而整理活动(即放松活动)是运动的自然延续,能有效地消除运动后肌肉的紧张状态,改善血液的供应,也可使神经系统消除疲劳,从而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损伤。
放松活动也应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适宜的方式,如:上肢练习的项目,可做些放松性的慢跑;下肢练习的项目结束后,可在垫子上仰卧将两腿举起抖动或做倒立,直到呼吸、心率恢复到正常状态,自我感觉良好便可停做。认真做好整理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有积极的作用。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还要因材施教,掌握好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运动量安排上也要因人而宜、循序渐进,以防超负荷的运动损伤;在高温炎热的季节,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适当多安排休息时间,运动时宜选择阴凉通风的场所,以防学生中暑等。
当然,以上措施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灵活运用、合理组织,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设施作具体安排,另外在时间及顺序的安排上也可作出调整。此外,在进行身体损伤的预防时也离不开心理的辅导。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取预防措施,搞好医务监督,遵守训练原则,加强保护,注意选择好训练场地,以防为主,防止任何学生任何损伤事故的发生。若万一发生伤害事故,应及时送学校卫生室或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大损伤的调查报告
城镇中学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对策
作者:王惠 石晶 王心桐 冯晶
摘要 目的 探讨城镇中学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的情况,为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对城镇的全日制中学体育特长生352例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镇中学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绝大多数是急性损伤(93%),慢性损伤病例较少(5%);软组织的挫伤发生率最高,总数为169例,以踝关节的损伤最多(73例),膝关节的损伤次之(47例)。除了软组织损伤以外,其他的损伤还有肌肉拉伤(52例),腰背肌损伤(48例)等。损伤人数较多的运动项目分别为跳跃(67例)、跨栏(60例)、踢足球(52例)等。结论 运动损伤的发生与损伤部位的生理特点及各项运动技术特点有关。运动员必须在思想上对运动损伤给予高度重视,并遵循体育锻炼的原则,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提高身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尤其要加强对身体易伤部位的锻炼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 体育和训练; 院校; 体育特长生; 运动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ports injury in sports?talent students of town middle school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lated precaution.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352 students with sports?specialty in town?ship full?time middle schools. Results Most injuries were acute (93%), chronic ones accounted for 5%. The incidence of contusion of soft tissue was the highest, accounting for 169 cases; mostly involved the ankle (73 cases), followed by knee joint. In addition to soft tissue contusion, orther injures included pulled muscle (52 cases) and back injury (48 cases). Most injury occurred during jumping (67 cases), tag (60 cases) and football playing (52 cases).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althletic injury is related to the 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injured part and the type of the sports. Athlets should think highly of the injury,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physical training, enhance allround exercise, and increase the body adaptibility, especially for the locations which are easily injured.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chools; A student with sports talent; Athletic injuries
城镇中学的体育特长生是指在某一体育项目上有一定运动水平的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有组织、有地发展运动素质和进行专项基本技术的训练。城镇学校体育特长生受学校物质条件、硬件配置的影响,发生运动损伤的现象十分普遍。轻则使学生不能按进行正常的'学习与训练,重则放弃学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本研究对城镇中学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借鉴与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城镇的2001~2008级全日制中学体育特长生,共352例,其中男282例,女70例;年龄14~18岁。分别从事足球、篮球、体操、中长跑、跳跃、跨栏、体育舞蹈等体育训练项目。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352份,均完全回收。
2 结 果
2.1 损伤性质
在被调查的352例中,曾发生急性损伤者328例,占93%;曾发生慢性损伤者19例,占5%;发生其他损伤者5例。
2.2 损伤分类
在被调查的352例中,软组织挫伤的发生率最高,为169例,软组织挫伤中,又以踝关节的损伤最多(73例),其次为膝关节的损伤(47例)及腕关节的损伤(24例)。除了软组织损伤以外,较多的损伤还有肌肉拉伤(52例),腰背肌损伤(48例)。损伤的人数较多的运动是跳跃(67例)、跨栏(60例)、足球(52例)。在跳跃项目中,主要是踝关节损伤(15例)、腰背肌损伤(15例)、肌肉拉伤(9例)。在跨栏项目中主要是肌肉拉伤(14例)、腰背肌损伤(10例)、踝关节损伤(10例)。在足球项目中,主要是皮肤擦伤(15例)、小腿胫骨拉伤(10例)、踝关节损伤(9例)。见表1。表1 运动损伤分类(例)运动项目踝关节膝关节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皮肤
2.3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①技术动作不正确:用力方式、动作路径等技术方面的原因是造成损伤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占损伤总数的45%。②运动场地、设备器材不良:因运动场地、设备器材不良而导致的损伤占损伤总数的20%。③缺乏指导与监督:因缺乏指导与监督而导致的损伤占损伤总数的16%。④准备活动不充分: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的损伤占损伤总数的10%。⑤过度训练或比赛:因过度训练或比赛而导致的损伤占损伤总数的8%。⑥其他原因: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损伤占损伤总数的1%。 3 讨 论
3.1 运动损伤发生机制
运动损伤的发生与损伤部位的生理特点及各项运动技术特点有关。本次调查发现,踝关节损伤人数最多,这与踝关节的生理特点有关。踝关节担负着全身质量,同时踝关节的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副韧带牵拉较紧,当足受到内翻或外翻强大暴力时,即可发生损伤[1]。其次,损伤发生在膝部。如投掷技术特点是在旋紧状态下的用力等,要求膝关节在半蹲位扭转时做动作,其负荷量较大;而膝关节半蹲位发力时,关节周围主要依靠内侧和外侧韧带、十字韧带及髌骨来维持关节的稳定,其稳定性较差而易受损伤。由于腰背肌和腹肌力量不足,脊柱不能维持平衡,致使身体重心不稳或突然转移易发生腰损伤[2]。由于各项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各运动项目均可导致人体易伤部位发生损伤。如跳远腾空落地时收腹过猛,脊柱突然过度前屈,可使棘间韧带或肌肉过度牵拉而发生撕拉伤;投掷运动员出手时过分扭转躯干,可发生腰部损伤。跨栏时过度提拉大腿,易发生股二头肌拉伤。
3.2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对策略
首先应从思想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给予高度重视,并遵循体育锻炼的原则,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提高身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尤其要加强对身体易伤部位的锻炼及保护措施。在业余训练中,应注意加强改善肌肉结构,增加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素质练习,提高抗运动损伤的能力[3]。其次,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处理急性损伤及突发的能力[4]。各种损伤中,以软组织挫伤发生率最高,肌肉拉伤次之。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52例中,发生急性损伤328例,占93%,发生慢性损伤19例。在被调查的352例运动损伤中,软组织挫伤的发生率最高,其中又以踝关节的损伤最多,其次为膝关节的损伤、腕关节损伤。除了软组织损伤以外,较多的损伤还有肌肉拉伤、腰背肌损伤。损伤的人数较多的项目是跳跃、跨栏、足球。在跳跃项目中,主要是踝关节损伤、腰背肌损伤、肌肉拉伤。在跨栏项目中主要是肌肉拉伤、腰背肌损伤、踝关节损伤。在足球项目中,主要是皮肤擦伤、小腿胫骨拉伤、踝关节损伤。因此,教授软组织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是重中之重,以减少学生的痛苦。
大损伤的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损伤的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损伤的调查报告1
前言:我们组经过调整之后组员共四人,在确定自己的所承担的任务之后,在11月份中旬和12月份上旬这个阶段里,别对建设职业学院,旅游职业学院,还有我们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三所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试的关于大损伤调查。那么,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其中的147位同学(主要以男生为主)。
主体:这次掉调查为了全面了解损伤的现状和特征。我们尽可能的把各方面的细节问题包括运动损伤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
〈1〉 首先对截止今年的一年损伤次数进行了分类总结:1)损伤一次的占总的27.8%,2)损伤两次的占12.1%。3)损伤3次的占9.4%。4)损伤4次的占4.3%。无扭伤的占68.6%。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几乎所有运动扭伤的学生在运动之前很少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这就导致突发意外件发生,也是造成运动扭伤的关键原因。
〈2〉 他们在运动损伤后,对其运动能力或状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总的来说呢,分别处于一下三种情况:1)重度:一周内不能运动需要治疗的占
2.1%。2)中度:停止或减少患部运动7.3%。3)轻度:能够运动且不使伤病加重13.8%。正处于身强力壮的我们,对于一些中轻度的损伤,恢复的可能比较快,但是这也取决于损伤的部位有和一些药物治疗有关,还有自身调节能力,方方面面都有因素存在。
〈3〉 这几次损伤性质我们也进行了总结:1)急性:运动中突然受伤,并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症状,占5.6%。2)慢性:有多次细微伤所致,并有局部酸痛麻胀痛等症状,占2.7%。3)陈旧伤急性复发,先前伤痛未愈,仍旧
训练比赛使原伤加重1.1%。那么运动扭伤跟所发生的季节也有联系,对此我们对损伤发生的月份进行了归纳总结:在XX、XX年年的6、7、8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平均占27.2%。其他月份平均下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较稳定。因为在6、7、8这几个月份,学生的运动量比较大,同时运动比较多。所以这个损伤率也相对比较高。有些扭伤,碰伤,撞伤等一系列外伤是避免 不了的,因为客观条件是存在的,这个谁也避免不了的 。
〈4〉 作为学生当然是在学校呆的时间比较长,在学校学生一般进行什么活动,什么项目对损伤所造成的几率比较高呢?1)在课外活动期间占18.7%。
2)运动会上占2.8%。3)体育课和其他活动占的比例很少。他们所从事的项目主要是以篮球为主占32.5%。足球占10.6%。跑类占8.7%。其他占2.3%。就篮球而言是大学生热爱的一项运动,但是很多同学在运动中缺少技巧性这放面东西,所以在运动中难免回造成自身或是他人的伤害。
〈6〉 在对自身的损伤后的处理,治疗及康复方法,大部分都是选择药物治疗。因为就长常理而言,有病当然去看医生,对一些稍微轻一点的皮外伤的话某些人就可能不会去看医生拉,也就是说靠我调节,但选择率比较低。
〈7〉 最重要的,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们在损伤后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这个问题上面身体上的损伤最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冲动。但这也可能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调查:1)非常大0.12%。2)比较大0.35%。3)一般4.5%。4)有一点10.2%。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揭示损伤的规律、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方法。并指出通过调查将情况反映到学院,希望学院开设一些对运动保健和体育康复有关知识,充实大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同时也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评估计,从而更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损伤的调查报告2前言:我们组经过调整之后组员共四人,在确定自己的所承担的任务之后,在11月份中旬和12月份上旬这个阶段里,别对建设职业学院,旅游职业学院,还有我们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三所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试的关于大损伤调查。那么,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其中的147位同学(主要以男生为主)。
主体:这次掉调查为了全面了解损伤的现状和特征。我们尽可能的把各方面的细节问题包括运动损伤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首先对截止今年的一年损伤次数进行了分类总结:
1)损伤一次的占总的27.8%;
2)损伤两次的占12.1%。;
3)损伤3次的占9.4%。;
4)损伤4次的占4.3%。无扭伤的占68.6%。
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几乎所有运动扭伤的学生在运动之前很少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这就导致突发意外件发生,也是造成运动扭伤的关键原因。
〈2〉他们在运动损伤后,对其运动能力或状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总的来说呢,分别处于一下三种情况:
1)重度:一周内不能运动需要治疗的占2.1%。
2)中度:停止或减少患部运动7.3%。
3)轻度:能够运动且不使伤病加重13.8%。正处于身强力壮的我们,对于一些中轻度的损伤,恢复的可能比较快,但是这也取决于损伤的部位有和一些药物治疗有关,还有自身调节能力,方方面面都有因素存在。
〈3〉这几次损伤性质我们也进行了总结:
1)急性:运动中突然受伤,并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症状,占5.6%。
2)慢性:有多次细微伤所致,并有局部酸痛麻胀痛等症状,占2.7%。
3)陈旧伤急性复发,先前伤痛未愈,仍旧训练比赛使原伤加重1.1%。那么运动扭伤跟所发生的季节也有联系,对此我们对损伤发生的月份进行了归纳总结:在XX、XX年年的6、7、8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平均占27.2%。其他月份平均下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较稳定。因为在6、7、8这几个月份,学生的运动量比较大,同时运动比较多。所以这个损伤率也相对比较高。有些扭伤,碰伤,撞伤等一系列外伤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客观条件是存在的,这个谁也避免不了的。
〈4〉作为学生当然是在学校呆的时间比较长,在学校学生一般进行什么活动,什么项目对损伤所造成的几率比较高呢?
1)在课外活动期间占18.7%。
2)运动会上占2.8%。
3)体育课和其他活动占的比例很少。他们所从事的项目主要是以篮球为主占32.5%。足球占10.6%。跑类占8.7%。其他占2.3%。就篮球而言是大学生热爱的一项运动,但是很多同学在运动中缺少技巧性这放面东西,所以在运动中难免回造成自身或是他人的伤害。
〈6〉在对自身的损伤后的处理,治疗及康复方法,大部分都是选择药物治疗。因为就长常理而言,有病当然去看医生,对一些稍微轻一点的皮外伤的话某些人就可能不会去看医生拉,也就是说靠我调节,但选择率比较低。
〈7〉最重要的,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们在损伤后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这个问题上面身体上的损伤最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冲动。但这也可能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调查:
1)非常大0.12%。
2)比较大0.35%。
3)一般4.5%。
4)有一点10.2%。
总结:通过这次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揭示损伤的规律、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方法。并指出通过调查将情况反映到学院,希望学院开设一些对运动保健和体育康复有关知识,充实大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同时也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评估计,从而更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损伤的调查报告3前言:我们组经过调整之后组员共四人,在确定自己的所承担的任务之后,在11月份中旬和12月份上旬这个阶段里,别对建设职业学院,旅游职业学院,还有我们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三所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试的关于大损伤调查。那么,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其中的147位同学(主要以男生为主)。
主体:这次掉调查为了全面了解损伤的现状和特征。我们尽可能的把各方面的细节问题包括运动损伤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 首先对截止今年的一年损伤次数进行了分类总结:1)损伤一次的占总的27.8%,2)损伤两次的占12.1%。3)损伤3次的占9.4%。4)损伤4次的占4.3%。无扭伤的占68.6%。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几乎所有运动扭伤的学生在运动之前很少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这就导致突发意外件发生,也是造成运动扭伤的关键原因。
〈2〉 他们在运动损伤后,对其运动能力或状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总的来说呢,分别处于一下三种情况:1)重度:一周内不能运动需要治疗的占2.1%。2)中度:停止或减少患部运动7.3%。3)轻度:能够运动且不使伤病加重13.8%。正处于身强力壮的我们,对于一些中轻度的损伤,恢复的可能比较快,但是这也取决于损伤的部位有和一些药物治疗有关,还有自身调节能力,方方面面都有因素存在。
〈3〉 这几次损伤性质我们也进行了总结:1)急性:运动中突然受伤,并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症状,占5.6%。2)慢性:有多次细微伤所致,并有局部酸痛麻胀痛等症状,占2.7%。3)陈旧伤急性复发,先前伤痛未愈,仍旧训练比赛使原伤加重1.1%。那么运动扭伤跟所发生的季节也有联系,对此我们对损伤发生的月份进行了归纳总结:在XX、XX年年的6、7、8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平均占27.2%。其他月份平均下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较稳定。因为在6、 7、8这几个月份,学生的运动量比较大,同时运动比较多。所以这个损伤率也相对比较高。有些扭伤,碰伤,撞伤等一系列外伤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客观条件是存在的,这个谁也避免不了的 。
〈4〉 作为学生当然是在学校呆的时间比较长,在学校学生一般进行什么活动,什么项目对损伤所造成的几率比较高呢?1)在课外活动期间占18.7%。2)运动会上占2.8%。3)体育课和其他活动占的比例很少。他们所从事的项目主要是以篮球为主占32.5%。足球占10.6%。跑类占8.7%。其他占 2.3%。就篮球而言是大学生热爱的一项运动,但是很多同学在运动中缺少技巧性这放面东西,所以在运动中难免回造成自身或是他人的伤害。
〈6〉 在对自身的损伤后的处理,治疗及康复方法,大部分都是选择药物治疗。因为就长常理而言,有病当然去看医生,对一些稍微轻一点的皮外伤的话某些人就可能不会去看医生拉,也就是说靠我调节,但选择率比较低。
〈7〉 最重要的,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们在损伤后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这个问题上面身体上的损伤最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冲动。但这也可能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调查:1)非常大0.12%。2)比较大0.35%。3)一般4.5%。4)有一点10.2%。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揭示损伤的规律、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方法。并指出通过调查将情况反映到学院,希望学院开设一些对运动保健和体育康复有关知识,充实大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同时也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评估计,从而更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