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明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世界杯足球

文章内容

国足巴顿哪里人_国足巴顿是谁

ysladmin 2024-05-30
国足巴顿哪里人_国足巴顿是谁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国足巴顿哪里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国足巴顿哪里人的今日更新,以期为大家带来新的启示。1.巴顿在二战中有什么突出表现?2.中国男足挺进亚运会八强名单3.硬汉巴顿:因
国足巴顿哪里人_国足巴顿是谁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国足巴顿哪里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国足巴顿哪里人的今日更新,以期为大家带来新的启示。

1.巴顿在二战中有什么突出表现?

2.中国男足挺进亚运会八强名单

3.硬汉巴顿:因成绩差留级一年,一生热爱战争!在荣誉和狂躁中摇曳

国足巴顿哪里人_国足巴顿是谁

巴顿在二战中有什么突出表现?

       1.军校生中的百万富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当今世界名将之一的“血胆将军”乔治?巴顿。

       1885年11月11日,乔治?巴顿诞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富裕的军人世家。巴顿家有个大牧场,深受父母双亲和姑母宠爱的巴顿在牧场度过了他欢乐的童年。他很小的时候就与其他男孩一样,喜欢拿着玩具武器冲杀,爬上树去“侦察敌情”。他在牧场里练就了精湛的骑术,培养出了粗鲁、豪放的性格。姑母安妮常给小巴顿阅读一些描写惊险军事战斗故事的作品,如《十字军故事》、《三个火枪手》等,不仅拓展了巴顿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使巴顿养成了骑士气概和喜欢冒险的精神。他从小就渴望以后能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军人。

       1903年,巴顿进入他祖父和父亲曾在那里学习过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一年后又被保送入著名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

       在学校他认真攻读军事、战略和战术等方面的书籍,并一丝不苟地苦练队列操练的要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而且他还擅长田径和击剑,凡是能够提高军事技术并使身体健美的体育活动,巴顿都乐意参加。这时他已暗暗立下宏愿,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

       在校期间巴顿继承了百万美元的财产,但他并没有像其他的人那样遇到这种情况就立即退学。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被任命为骑兵少尉。一年后他与马萨诸塞州一位富商的女儿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以后他们有了一子二女。

       1910至1914年,巴顿担任了陆军参谋长伍德的副官,后来又成为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副官,这对巴顿以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2.“血胆将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请战上了前线,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并获得紫心勋章,后来因训练坦克部队又获得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并晋升为上校。一战结束后,巴顿逐渐培养起对未来战争危险性的观察能力,他在夏威夷军区担任情报处长时,曾于1935年4月26日写了一份报告,论述未来太平洋可能发生的风波和夏威夷群岛在太平洋的战略地位。在报告的结论里巴顿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既是潜在的危险,也是可能发生的事”,这样一次袭击将对美国造成很大灾难。

       与此同时,巴顿那粗鲁、豪放的个性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减,言语和行为也更加锋芒毕露。他的个性受到一部分将领的赏识,却也得罪了不少的军方高层领导,从而影响了巴顿的升迁。有段时间巴顿感到很不得志,郁郁寡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巴顿的好友马歇尔上校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为了对付即将到来的战争,马歇尔根据总统的意见,提拔了一批积极进取、才能出众的军官担任高级指挥职务。巴顿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富有坦克作战经验的指挥官之一,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少将师长。巴顿是一名主张大无畏进攻的将领,他常对属下的官兵们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所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集团军司令时,获得了“血胆将军”的绰号。

       巴顿信奉的口号是:“果敢、果敢、永远果敢!”“前进、战斗、不惜任何代价!”如果他手下有位师长向巴顿报告自己的师太疲劳了,无法再发动新的进攻,巴顿就会说:“好吧,你推荐谁来代替你的职务?”师长总是重新考虑之后,仍然执行巴顿原来的命令。实践证明巴顿是对的,这个师并未疲劳得不能进攻。巴顿知道“士兵可以连续进攻60个小时,这样常可节省大量时间,少吃很多苦头。超过60小时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士兵会因缺少睡眠而疲惫不堪”。

       巴顿经常用粗鲁的语言对部队训话,以激励官兵们一往无前的进攻精神。如“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你不放他的血,他就会宰了你。划破对手的肚皮,要不就打穿他们的肠子”。“美国人喜欢搏斗,喜欢战斗的刺激和兵刃交锋的丁当声”,“败退是懦夫,也是要命的,在我们的军队里不要胆小鬼!”巴顿手下有位师长曾评价说:“巴顿讲话就像个密苏里州的赶骡汉,试图哄骗那些顽固的骡子替他载上重负。”不少军官对巴顿的粗俗语言感到脸红,并责问他为何要这样说话。巴顿回答说:“你没有粗俗劲就无法指挥部队。”巴顿认为战争就是杀人和毁灭,斯斯文文的人肯定敌不过满怀仇恨和杀人成性的人。他曾经写道:“美国士兵唯一不具备的气质就是狂热,当我们与狂热者作战时,这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因此巴顿试图用粗俗、泼辣的语言煽动士兵仇恨敌人,培养士兵粗犷的性格。结果多数士兵都乐意接受这种训话,并逐渐培养起对法西斯的刻骨仇恨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巴顿不仅用语言来激励部队,往往还以身作则,深入危险的前线视察。他总是乘坐一辆擦得闪闪发亮的吉普车,车的坐椅套为大红色,车的前后都标有表明巴顿军衔的大号将星,车的后座上架着一挺由巴顿的副官操纵的大口径机关枪,每当到部队时,巴顿的司机都尽量按响喇叭,让战士们知道他们的司令官巴顿将军同他们在一起。

       巴顿向他手下的指挥官发布的第一号指令是“每个人在自己适当的职权范围内都要身先士卒”,他自己当然身体力行。每当占领一个城镇,巴顿总是冒着敌方狙击手射击和延期炸弹爆炸的危险,同第一批部队一齐冲进去。

       在欧洲战场的一个阴雨绵绵的寒冷的下午,巴顿看到一群士兵正在修理一辆被敌军炮火打坏的坦克。他立即从吉普车上跳下来,躺在泥泞的地上钻进坦克底下足足呆了25分钟。最后虽未能修好坦克,但看着他那沾满油垢和泥浆的将军服,周围的官兵和机械师都不禁对巴顿肃然起敬。每逢两栖作战,巴顿总是不等登陆艇靠岸便跃入水中,冒着连天的炮火与战士们一道涉水登岸,并高声激励士兵们勇往直前。

       尽管巴顿对部队的管理异常严格,但在他手下工作过的士兵却非常理解这位将军的严厉只是表面上的,他的内心是善良的。巴顿不但知道如何激励士兵去英勇作战,而且懂得怎样关心士兵的切身利益。他要求属下的指挥官“必须经常关心士兵的福利和粮食;必须对士兵了如指掌,如有任何疾病或精神紧张的病症,他应一看便知;必须照料好士兵的双脚,确保他们的鞋袜适中合脚,因为袜子太松太紧都会伤脚;必须预计到气候的变化,适时地提出要求以使士兵得到应季的被服和鞋袜”。

       巴顿历来的原则是“以美国人生命的最小代价换取敌人的最大伤亡”。他认为部队伤亡极大是指挥才能很差的标志。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巴顿叮嘱指挥官们不要节省弹药,因为“浪费弹药比浪费生命好得多。造就一个士兵至少要18年,而制造弹药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巴顿非常注意保存战士的体力,他的原则是,在战斗中只要有机会乘车,就不让士兵们走路,他深知“行军疲劳的士兵打仗时体力就不会充沛”。因此巴顿尽可能利用卡车、坦克、装甲车、大炮、拖车等来运载士兵。有的将军批评巴顿的这种行军方式不雅观,而巴顿却认为这样可用最低限度的疲劳来换取最快速的前进。

       每当巴顿的军队夺得了战利品后,他总是尽可能地让士兵们分享。在法国,他的战士们可在感恩节每人分到7瓶白兰地,还可用德军冻库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炖牛肉汤来代替吃厌了的干粮。

       每当在检阅时发现有士兵受伤或立功,巴顿总要仔细询问他们受伤和立功的经过。对于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战士,巴顿总是尽快在前线向他们授勋,对受重伤的战士则在病床前为他们授勋,巴顿坚信拿破仑的格言,“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够征服世界”。当然巴顿也很注意保护这些战功卓著的士兵,他曾下令禁止获得荣誉勋章或优异服务十字勋章的人再上前线,因为他发现获得勋章的官兵“往往会因奋勇作战而牺牲生命”。

       3.“二战”中建功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巴顿担任了美国第一装甲军军长。

       1942年11月,美国和英国在法属北非实行“火炬”作战计划,巴顿的部队作为西面特编军直接被从美国送往摩洛哥登陆。在战斗之前巴顿对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我们要进攻、进攻,直到精疲力竭,然后我们还要再进攻。”

       在巴顿的率领下,西面特编军同巨浪顽强拼搏,于11月8日凌晨开始登陆。

       这支部队进攻的目标是卡萨布兰卡,当地的法国长官是贝图阿尔将军,美国方面已事先对他做了工作,他同意巴顿的部队登陆。但作为德国法西斯傀儡的法国维希政府新任驻北非全权代表诺盖以叛国罪逮捕了贝图阿尔,并下令法军阻击美军登陆。

       法军炮兵与美军护航舰队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巴顿于9日上午冒着敌人飞机的扫射到海滩视察部队补给品的卸载情况。他看到装运援兵、弹药和补给品的船只靠岸后,士兵们为躲避敌机扫射而隐蔽起来,无法将船只推开,船上的物品不能卸下来,而这些物品都是附近正在作战的部队所急需的。巴顿观察几分钟后跳下吉普车冒着危险与士兵们一起推船,在滩头呆了近18个小时,浑身也湿透了。他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使这批物资顺利送到了战斗部队手中。

       11月12日,诺盖得悉另一支美军已在阿尔及尔登陆,只好同意停火。巴顿的军队占领了卡萨布兰卡,巴顿成了美国驻摩洛哥的总督,他率军驻扎在这里,防止佛朗哥的军队从西班牙南下。

       1943年初,在阿拉曼战役后败退到突尼斯的德国将领隆美尔为了阻止盟军的反攻,保证自己的“非洲军团”北撤时的右翼安全,指挥轴心国军队向美军第2军抢先发起进攻。美军大败,死伤惨重,被迫退到卡塞林隘口,但在这里又遭到隆美尔军队的袭击。德军趁势向前推进了150英里。美第2军的官兵们情绪萎靡不振,军长因指挥无能被撤职。

       巴顿奉命接替他的职务。艾森豪威尔责成巴顿必须立即恢复第2军战士们的士气。巴顿到该军后,以雷厉风行的气概迅速整顿了全军的纪律和作风。他发布了着装规定,对违规者进行处罚;下令必须在7点30分吃完早餐,使那些平时懒散惯了的参谋人员能按时上班;他把不断进攻的战斗作风灌输进第2军,使全军的战斗风貌焕然一新。

       在巴顿的率领下,第2军在接到战斗命令后对敌人发起了反攻,结果连战皆捷,收复了全部失地,而且有力地配合了英军将领蒙哥马利率领的盟军在突尼斯南部对轴心国军队发动的总反攻,最终导致突尼斯的25万德意军队于1943年5月13日向盟军投降。

       巴顿因战功而被提升为中将,并被调回摩洛哥策划西西里战役,第2军交给他的副军长布雷德利指挥。

       1943年1月,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中达成了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方案。

       担任直接进攻西西里岛任务的是巴顿率领的美第7集团军和蒙哥马利率领的英第8集团军。

       这次战役的作战方案是蒙哥马利制定的,军事目标是夺取西西里岛东北角靠意大利本土的墨西拿,由英军在西西里岛东南登陆,沿东海岸向北直趋墨西拿,这个进攻点较为隐蔽,进军路线很短。

       巴顿率领的美军起着掩护英军侧翼的配角作用,在地形开阔、易遭伤亡的西西里岛南部登陆,先向西北再折向东进行路线很长的迂回作战。

       巴顿对这种明显歧视美军的方案十分气恼,因为以前英军就对美军在北非战役中的失利有过嘲讽,所以他在战前就憋足了劲要与蒙哥马利一比高低。在西西里登陆前夕,巴顿对全集团军发布了命令:“我们必须迅速地、无情地、勇敢地、无休止地进攻,才能保持优势。不论你们多么疲劳、多么饥饿,也要坚持出击,因为敌人只会比你们更疲劳、更饥饿。”

       1943年7月10日盟军登陆后,巴顿率领部队向敌军发起了暴风雨般的猛攻,很快占领了岛西北的西西里首府巴勒莫。这时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在东海岸的卡塔尼亚受到德军增援部队的顽强阻击,进展艰难。巴顿则率美军沿着岛北岸向东边墨西拿方向推进,轴心国军队受到英美两个方向的夹击,决定将主力部队撤回意大利本土。为了掩护主力的撤退,德军在西西里东北的山地对向东推进的美军进行了顽强的防御。巴顿的部队进攻受阻,他曾3次使用小型两栖攻击舰在海上配合,企图阻止敌军主力的撤退,但因未能得到盟军飞机的援助而失败。但第7集团军在巴顿的指挥下,经过顽强奋战,最终于8月16日攻占了墨西拿。美军在英军面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巴顿也由此名声大振,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开始有些飘飘然了。

       然而,当蒙哥马利和美军另一将领克拉克指挥盟军在意大利本土作战,布雷德利调往英国组织军队准备“霸王战役”(即诺曼底登陆战役)时,巴顿却因打了一个勤务兵耳光而引起舆论哗然,致使他未受到重用。

       1943年下半年,巴顿带领了一些参谋人员在马耳他、科西嘉等岛屿游荡,以迷惑敌人。

       直到1944年1月,巴顿才接到新的任命,担任第3集团军司令,其任务是在即将开始的“霸王战役”中,负责在先头部队发动进攻后继续扩大战果。但巴顿到英国就职时,第3集团军的士兵基本上还在美国,巴顿仅在英国西部面临爱尔兰海的小城克纳兹福德建立了集团军的司令部。同时盟军首脑为了不让敌军知道登陆的实际地点,在离法国加来港最近的英国一侧的多佛尔设立了一个假司令部,大名鼎鼎的巴顿扮演了假司令,以吸引德军的注意力。这一任务使巴顿很不高兴,但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使德国将重兵布置在加来港附近,减轻了诺曼底登陆的压力。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役诺曼底登陆开始。布雷德利率美第一集团军迅速登陆,占领了滩头阵地。巴顿虽于7月6日飞抵战场,但因第3集团军仍未集结完毕,无法投入战斗。7月25日布雷德利又发动了“眼镜蛇战役”,继续扩大战果,他命巴顿为第一集团军副司令,到前线指挥第8军向阿维兰斯穿插。巴顿以装甲兵为先导,于7月底夺取了阿维兰斯,打通了前往布列塔尼的大门。8月1日布雷德利晋升为第12集团军群司令,下属第1和第3两个集团军。

       巴顿指挥的第3集团军这时已集结完毕投入战斗。在行动之前巴顿召开了军官会议,号召大家要一往无前,不要担心侧翼缺乏保护而踟蹰不前,也不要占领一个地方就先考虑如何坚守,而是要无畏地前进,他对大家说:“记住,从现在起直至胜利或牺牲,我们要永远无畏!”

       本来第3集团军的任务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巴顿认为用如此庞大的兵力去占领该地区既是一种浪费,也会贻误向其他地方进攻的战机。于是仅派了一个军向西发展,攻占了布勒斯特,派另一个军去攻占东面的布列塔尼首府雷恩,接着又夺取了东南方的翁热。还有一个军挥师东进,占领了翁热东北的勒芒。这样巴顿的军队以猛烈的进攻和迅速的推进,打破了德军在诺曼底灌木篱墙地区的防御,把局部性战役变成了全面的运动战。当巴顿乘坐吉普车与胜利的部队一起向东进发时,他望着尸横遍野的辽阔战场激动地高喊:“难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比这更壮观吗?”

       8月9日,德军派出一支部队企图夺回阿维兰斯,巴顿得知后,立即向布雷德利建议第3集团军向北推进,以切断敌人的退路。8月13日巴顿攻到阿尔让唐时,向布雷德利请求,越过与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第21集团军的界限继续向北推进到法莱斯地区。但布雷德利却命令巴顿停止进军,等待蒙哥马利的主动邀请。而蒙哥马利认为加拿大集团军能迅速从康尼南下到法莱斯,于是便没向美军发出邀请,以免功劳全被巴顿抢去。结果等3天后加军到法莱斯时,德军已从阿尔让唐和法莱斯之间逃走。为了弥补这次未能全歼敌军的损失,巴顿又说服了布雷德利让他率军向东去堵截这股逃敌。当德军逃到巴黎后面的塞纳河时,意外地发现巴顿的军队阻挡在前面。德军被迫往下游去渡河,打算过河后凭借塞纳河重筑防线。但巴顿早已派一个师先渡河,使德军的这一打算落空。

       此后盟军的其他部队向北推进,进攻比利时和卢森堡,夺取沿海城市,巴顿则率领第3集团军从巴黎与奥尔良的缺口向东突进。他用装甲师为先锋,一刻不停地进攻,逃跑的残敌留待后续的摩托化步兵师去解决,8月底抵达马斯河。这时巴顿向上司建议立即突破德国西部的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提前结束战争。但英军的蒙哥马利强烈要求在北部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艾森豪威尔便命令巴顿率第3集团军作为侧翼配合英军行动,同时减少了该集团军的卡车和油料供应。

       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巴顿虽然很苦恼,但仍坚定地命令部队快速推进。他下令将坦克燃料集中起来供1/4的坦克部队高速前进,后勤人员尽自己的能力去想法搞汽油,他亲自驾驶着缺乏汽油的吉普车到布雷德利的指挥部去要汽油。这样到8月31日,巴顿已率军渡过了马斯河,跨过了凡尔登并逼近梅斯。但因推进速度太快,后勤补给跟不上,集团军的推进被迫停顿下来。希特勒下令集中了13.5万军队重新加固了齐格菲防线,巴顿于9月再次发动了进攻,但未能突破防线。

       12月16日,德国又集结了25个师在阿登地区对盟军发动了突然反攻,即所谓“悲哀之战”。美第1集团军猝不及防,被德军突破了防线,使德军推进达50公里。对于德军的这种反击,巴顿早已根据获得的德军集结的情报,察觉出其行动的大致方向。他事先已命参谋部拟定了一个计划,让第3集团军放弃向东的推进,准备向北方的卢森堡进攻,以打击德军的侧翼。12月20日,艾森豪威尔在凡尔登召开会议,部署如何对付德军的这次反扑。当艾森豪威尔询问巴顿的部队何时可以对德军侧翼发动进攻时,巴顿回答说48小时以内便可向北进攻。与会者都大吃一惊,因为要把一个军从东向北转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对道路的使用和补给系统都必须做重大变更,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艾森豪威尔听了巴顿的保证后也不太相信地说:“乔治,别胡闹!”但巴顿因早有准备,很快便调动了部队,于12月22日凌晨向德军发起进攻。他用一个军加强卢森堡城的美军阵地,另外两个军去解救被围困在巴斯托尼的美国伞兵师。巴顿不顾天气恶劣,驱使部队全速前进,拼命狂奔。12月26日,第一批装甲部队就已率先突入被德军围困的巴斯托尼城,击退了德军对该城的围攻,保住了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这时天气开始好转,盟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德军及其交通线进行轰炸。到1945年1月底,由于苏军在东线的进攻,使德军首尾不能相顾,“悲哀之战”以德国的悲哀而宣告瓦解。美国的两大集团军的战线重新联结起来,巴顿的这次奔袭解围也成为军事史上的杰作。

       德军的反攻被粉碎后,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蒙哥马利率英军在北部向德军发起主攻,巴顿的集团军在原地防御。巴顿对这种安排又是一肚子的气,认为是对自己作战能力的不信任,同时也认为这样不利于对德军的全面进攻。于是巴顿仍然命令部队在南线与北线的英军平行向东推进。3月12日,当北线的英军攻陷德国西部的特里尔时,巴顿将军的部队也在南部攻到了莱茵河畔,消灭了河西的德军。

       为了突破齐格菲防线、深入德国腹地以扩大战果,巴顿急需增加一个装甲师。3月16日,艾森豪威尔的飞机因风雪在巴顿的机场短暂停留时,巴顿尽自己的能力盛情款待这位盟军最高总司令,使他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答应给巴顿再增派一个装甲师。在兵力增强之后,巴顿立即沿莱茵河向北进军,目标直指美因兹和科布伦茨。在这次迅雷不及掩耳的进军中,巴顿的第3集团军突破了德国的齐格菲防线,击溃了德国的两个集团军并将其大部歼灭。3月22日夜,巴顿乘胜追击德军并渡过了德国人视为防守屏障的莱茵河。第3集团军抢在英军之前过河并建立了两个桥头堡,巴顿再次为比赢了英军而兴奋异常,他在击退了德军反扑,巩固了桥头堡后给布雷德利通电话时大叫:“快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经渡过了河!”“我要让全世界知道,第3集团军在蒙哥马利之前就渡过了莱茵河!”

       1945年4月,德军的防御已陷于全面崩溃,盟军司令部部署了对德作战的最后行动,布雷德利的集团军群继续向东北进攻,深入德国内地,直趋易北河和穆尔德河,一直打到莱比锡和德雷斯顿与苏军会师。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很快推进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边境,但根据同盟国达成的协议美军不能进入捷克境内。这时盟军司令部获得情报,一些纳粹分子正在阿尔卑斯山建立所谓“全国防御堡垒”,集结军队和物资企图继续进行战争,便命令巴顿改变进军方向去消灭那里的敌人。4月17日巴顿在报纸上得知自己晋升为四星上将,他感到很高兴。4月20日,按照盟军司令部命令,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向西南发起了强大的攻势,结果发现这个“全国防御堡垒”只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军事要塞。

       5月2日苏军攻进柏林后,巴顿再次希望能率军攻入捷克首都布拉格,但布雷德利接到艾森豪威尔的命令,坚决制止巴顿的这种违反与苏联达成的协议的行为,尽管巴顿大声抗议也毫无作用。5月9日欧战结束,巴顿成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他因为战功卓著而在欧洲各地受到赞扬,他一度返回美国时又成为仅次于艾森豪威尔的最受美国人民欢迎的将军。

       巴顿在军事上勇敢而睿智,但在政治却显得盲目和幼稚,二战结束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又开始抬头,其表现为对苏联的敌视和对纳粹分子的宽容。一次在招待会上,一名记者问他,德国人参加纳粹党与美国人参加共和党或民主党是不是差不多,巴顿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这件事在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巴顿的这种言论,使美国军方非常被动,艾森豪威尔在舆论的压力下,免去了巴顿的第3集团军司令和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的职务,任命他为第15集团军司令。这个集团军实际上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单位,只有一些军官、宪兵和后勤人员,其任务是整理和编写欧洲战场军事史。

       巴顿军事上的强悍和政治上的幼稚,反差如此之大,令人匪夷所思。这种反差使他丢掉了第3集团的司令的职务,也结束了他在军队里那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提前离开了他所钟爱的事业,黯然回国。

中国男足挺进亚运会八强名单

        韦世豪等五人离开国足什么原因

        韦世豪等五人离开国足什么原因,与上次出征西亚相比,韦世豪、高准翼、郭田雨、王上源、尹鸿博5人落选。球队将于7日凌晨乘坐飞机前往阿联酋沙迦,韦世豪等五人离开国足什么原因。

韦世豪等五人离开国足什么原因1

        为备战11月份与阿曼、澳大利亚的两场12强赛,11月5日,国足公布了出征西亚的27人名单。相比上次西征,国足这次进行了瘦身,只保留了27人,韦世豪等5人落选。

       

        国足全家福

        国足出征西亚27人名单为:西班牙人队武磊;广州队艾克森、刘殿座、阿兰、蒋光太、张琳芃、洛国富;北京国安于大宝、张稀哲、池忠国、李磊、张玉宁、王刚;上海海港颜骏凌、王燊超、李昂;山东泰山金敬道、吴兴涵、王大雷、刘彬彬、徐新;上海申花吴曦、朱辰杰;河北队王秋明;武汉队蒿俊闵、董春雨;天津津门虎巴顿。

        上述27人中,武磊将从西班牙直飞沙迦,剩余26人11月7日从上海出发飞赴阿联酋。从国脚来源看,广州队和北京国安仍是输出大户,各占六人,艾克森、阿兰、洛国富、蒋光太四位归化球员在列。虽然只有两场比赛,但主教练李铁仍然带了颜骏凌、王大雷、刘殿座、董春雨四名门将。由此也可以看出,李铁对门将位置并不放心。

       

        与上次出征西亚相比,韦世豪、高准翼、郭田雨、王上源、尹鸿博5人落选。至于落选原因也不尽相同。韦世豪、郭田雨、王上源、尹鸿博四人,是因家庭原因离队,而高准翼是因为身体有伤病而不能随队出征。

韦世豪等五人离开国足什么原因2

        11月5日,在国足比赛地点与集训名单敲定之后,亚足联官方公布了国足11月份两场12强赛的比赛时间。

        亚足联官方显示,12强赛国足战阿曼将于北京时间11月11日23:00开球,国足vs澳大利亚将于北京时间11月16日23:00开球。与10月份的几场比赛相比,开球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这意味着关注国足比赛的'球迷们不需要“熬大夜”看球了。

       

        阿联酋时间比北京时间慢4个小时,因此两场比赛均在当地时间19:00开球。10月份的几场比赛,国足初定比赛时间均是当地时间19:00,但足协考虑到当地气候炎热,才向亚足联交涉,将时间推迟两个小时。随着气温的下降,当地气候已经比较适宜踢球。

        今日稍早时间,中国足球队发布官方公告,郭田雨、韦世豪、王上源、尹鸿博因家庭原因离队,高准翼也因伤病原因不能随队出征。算上武磊,国足共有27名球员参与11月份的两场比赛。

        根据安排,球队将于7日凌晨从上海乘坐飞机前往阿联酋沙迦,备战并参加11月份的两场十二强赛。此外,武磊的行程也将与国足同步,在参加完西班牙人与格拉纳达的第13轮西甲联赛后,将即刻启程与国足会合。

        目前,国足积3分排在小组第5位,出线形势并不明朗。对国足来说,这两场比赛不容有失。

硬汉巴顿:因成绩差留级一年,一生热爱战争!在荣誉和狂躁中摇曳

       中国男足挺进亚运会八强,名单中共有26人,谭龙、巴顿和高天意作为超龄球员入选,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武汉三镇足球俱乐部:陶强龙。

       上海海港足球俱乐部:刘祝润、阿布拉汗·哈力克。

       河南足球俱乐部:彭鹏、牛梓屹。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高天意、韩佳奇、方昊。

       天津津门虎足球俱乐部:巴顿。

       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李永佳。

       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家宝、朱辰杰、蒋圣龙、刘若钒、汪海健、张威、徐皓阳。

       大连人职业足球俱乐部:何宇鹏、黄嘉辉、王振澳。

       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谭龙。

       沧州雄狮足球俱乐部:孙沁涵。

       深圳市足球俱乐部:戴伟浚。

       南通支云足球俱乐部:叶力江·什那尔。

       南京城市足球俱乐部:黄子豪。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巴萨克赛尔足球俱乐部:吴少聪。

亚洲运动会足球比赛概述:

       亚洲运动会足球比赛是一项国际性的足球比赛,男子足球比赛于1951年开始就已经成为亚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而女子足球比赛于1990年才纳入亚运会。亚足联2002年2月宣布:釜山亚运会男足开始,亚足联将强制性实施“参赛球员的年龄必须在23岁以下”的规定。

       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足球赛成为亚足联发展努力的一个分水岭,参赛球员需要为23岁或以下(U23),与奥运会的足球比赛规则一样,同样每队中可以容许3名超龄球员参赛。

        作者:驿站枫雪(未经允许,请勿复制全文搬运!)

        1885年, 加利福尼亚一贵族家庭出生了一名男婴。据说这个男婴出生时一直哭得特别大声,而且从小就十分好动调皮,让他的父母一度头疼不已。这个男孩,他的父母给他取名: 乔治·史密斯·巴顿。

        巴顿的家庭起跑线比较高: 他的祖父曾是洛杉矶的首任市长,父亲是一位当地颇具名望的律师。而他的母亲,也是一位来自于殷富豪门的千金**。

        由于这个家庭 历史 上曾有 几辈人从军,也可以说是一个军人世家。 因此,巴顿从小就被自己的父母寄予厚望。而 巴顿从小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他坚信自己长大后会成为一位将军,而不是一名士兵。

        巴顿的父母自然也十分乐意看到他的这一志向:于是 1903年,18岁的巴顿顺利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不过,虽然这所军事学院也很不错,但巴顿还是希望自己能去西点军校就读。

        1904年,巴顿终于圆了自己少年时的梦想:他 被“保送”到了西点军校(这里的保送,大概率是靠家族关系)。其实,巴顿和大部分男孩子一样,对军事十分感兴趣;但除此以外,他是否真的具备学习的天赋,一直都是个问号。

        在西点军校的第一年,巴顿就因为数学成绩 不及格被留级了。所以西点军校的学制是四年,巴顿却在那里一共读了五年。更有意思的是: 巴顿在学校5年,却从未迈进过图书馆一次。

        但不管怎么说,经过五年的“摸爬滚打”, 1909年 巴顿还是顺利从西点军校毕业了。 毕业后的巴顿, 以少尉军衔 被派到美军一支骑兵部队任职。那个时候美国军人的日子还是比较舒服的,根本没有什么仗打。

        因此,巴顿在军队里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着。不过他那颗骚动的心,却从来没有安份过,甚至在盼着哪一天战争突然爆发。

        无聊之余,巴顿开始利用自己工作的便利学习马术,而且还自费去法国专门学习剑术。1902年的第五届奥运会上,巴顿甚至代表美国参赛拿下“五项全能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

        那一次,巴顿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们欢呼的成就。 不过在巴顿的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在战场上“技惊四座”,赢得所有人的欢呼,甚至包括敌人!

        但战争却迟迟没有到来,他却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至爱:阿特丽斯·班宁·艾尔。那是1910年5月的一个周四,25岁百无聊赖的巴顿,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贝弗利农场教堂邂逅了阿特丽斯。

        巴顿对这位美丽的女孩一见钟情,夸赞她就是“教堂里的一位天使”!而阿特丽斯对这位身材挺拔的年轻军官也颇有好感,很快俩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巴顿在军营和爱妻之间不停奔波着。但他的内心有时依然觉得空荡荡的,那颗对战争骚动无比的心从来都没有真正安份过。

        1916年,机会终于来了!那一年美国 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巴顿跟随着当时美国著名的铁锤将军潘兴来到战场。

        在率军追击墨西哥起义者比利亚的一次战斗中,31岁的巴顿终于在战场上,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军事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把当时还属于新式交通工具的 汽车 ,在后座椅上加装了一挺马克沁重机枪追赶对方的骑兵。就这样,巴顿和他的“机动装甲部队”把墨西哥游击队打得落花流水。

        这一次战斗的胜利,让巴顿赢得了 潘兴将军的器重 ;同时,巴顿自己也通过这一次战斗,明白了 科技 在战场上的力量。

        1917年,巴顿作为潘兴的副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那些残酷的搏杀场面,反而唤起了巴顿骨子里的战斗热血。

        也许,巴顿并不是一位学习天才,但却是一位军事怪才。在一次次战斗中,他的军事才华得以逐渐显露出来,军衔也高了不少。

        1917年的11月,巴顿奉命组建了美军的第一支装甲旅。此后,他的命运便和坦克紧密相连在一起。可是,正当巴顿摩拳擦掌,准备率领自己的装甲部队跃跃欲试时,战争在第二年便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无数人都欣喜若狂,只有巴顿瞬间感到失落无比:自己刚看到一丝曙光,又突然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对现状不满的巴顿,在和上级的交往便变得 直言不讳、态度粗鲁起来。

        这样的态度自然会得罪不少人,因此战争一结束,他便成了不受军队待见的“捣乱分子”。后来马歇尔将军一纸调令,将巴顿调到克拉克堡去担任一个骑兵团的团长。

        其实之前这个骑兵团的团长,都是由一些在军中“内退”的人去担任。可想而知,当时 巴顿心情有多糟,他甚至 已经做好了“ 卸甲归田 ” 的打算了。

        但不久后,二战爆发了……

        战争的再次爆发,让心灰意冷的巴顿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结果也正如他所料:战争来了,美军高层肯定会重新重用自己的。

        1940年7月,巴顿将军便真的接到了命令:由他负责组建一支坦克部队。这项工作也正好对他的口味。毕竟从巴顿当年把机枪架上 汽车 时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将和机械化有着不解的情缘。

        1941年12月8号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参战。 巴顿终于迎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表现机会,而且还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1942年11月,巴顿率领着他的坦克部队参加了北非登陆战役,并同时担任摩洛哥总督一职。

        在每一次战斗中,他总是 喜欢开着坦克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远远一看,确实感觉很滑稽的:指挥官的坦克座驾一马当先,往往和大部队拉开很长一段距离。

        就因为这件事,巴顿没少挨上级的严厉批评,上级骂他“四处乱窜,目无军纪,自作主张!”但倔强的巴顿还是我行我素,一点悔改的意思都没有。

        但正因为他的这一战斗作风,让他麾下的部队作战时都十分勇猛:指挥官都跑在最前面冲锋,谁还有脸在后面磨磨蹭蹭啊?

        就这样,巴顿指挥下的装甲部队在前线赢下了一场场胜利,同时也让他自己的军事履历不断增添着光彩。

        但是1943年7月的西西里岛战役中,脾气火爆的巴顿却犯下了一个大错:他一气之下,打了一名伤兵的耳光。

        这件事被美国媒体曝光后,美国民众对他一片指责声,差点就断送了巴顿一生的努力。 最后,还是美国战争部长 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出面帮他说话, 巴顿 才得以继续留在指挥岗位上。

        其实“打耳光”事件,是巴顿性格最生动的一次体现。巴顿平时在训练士兵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你不放他的血,他就会宰了你!所以,你们要么划破对手的肚皮,要么打穿他的肠子。”

        巴顿后来还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和法莱斯战役,并在阿登战役中成功打退了德军的反扑。他只能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来狠狠回击美国国内一些人对他的质疑声。

        今天,我们一提起巴顿将军,就会想起他那顽强凶悍的战斗风格,以及他那桀骜不驯的性格。 只可惜,这样一位个性十分鲜明的二战名将,最后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是死于一次车祸。

        1945年12月9日, 已经晋升为4星上将的巴顿外出打猎时, 遭遇了一场离奇的车祸,最后不治身亡,享年60岁。

        不过就这件事,很多人怀疑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车祸。美国当局当时对这次车祸的调查看起来也很草率,公开的只有一份巴顿司机的现场证明材料。而当时遭遇车祸的三人中,也只有巴顿将军受伤最严重!

        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预谋?

        一些史学家认为:巴顿将军其实是被人谋杀的!

        纳粹德国战败后,巴顿将军突然间变成了“亲德派”:他不仅原谅并包庇纳粹分子,而且还一味地鼓吹要和苏联继续战争,多次在演讲中大放厥词。

        因此,当时很多美国人也讽刺他:如果巴顿出生在纳粹德国,可能就是“希特勒第二”。但最要命的是:巴顿并没有认清自己职业军人的身份,得罪过不少美国政客。

        除了这种猜疑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巴顿牵扯到了一桩“黄金大案”,这起案件牵涉到美军一些高级将领,但巴顿却一再发话要严查,结果没想到却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人们的猜测而已。也许是因为人们不愿相信:一位在战火中天天开着坦克跑在最前面的将军,居然会在战后被一辆民用 汽车 活活撞死。

        很多人认为如果他没有出现意外,极有可能成为美国五星上将中的一员。这一说法感觉也不太靠谱:第一战争已经结束了,巴顿要有更高的成就已经不可能了;第二他的性格得罪了美国军政界不少人,已经没有提拔的可能了。

        作为一名在二战中叱诧风云的将军,巴顿将军其实在军事领域的成就,当时还是得到了敌我一致认可的。德军名将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被俘后,他曾对讯问他的美军将领说: “巴顿,他才是你们当中最好的一个!”

        但另一方面,其实巴顿的骨子里一直埋藏着战争的基因。他一直将战争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正像他自己说的:“我热爱战争,对于我来说,和平将是一座坟墓!”

        他的人生也确实如此。

        图源网络,侵删!

        “ 历史 驿站,心的港湾”《 历史 杂谈驿站》

       好了,关于“国足巴顿哪里人”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国足巴顿哪里人”,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